安眠藥怎麼買?可以自行在藥房買安眠藥嗎?

安眠藥屬於二類精神藥品,國家已禁止銷售,一般藥店和醫院要憑處方銷售,也就是說去醫院或者藥店的駐店醫師開到處方才能買到。一次可以買到5-6片,3天的量。

不過有些私人的診所不用處方就可以買到,但是因為要付法律責任,也就給你3天的量,要是失眠嚴重可以多去幾家診所去買!

可以自行在藥房買安眠藥嗎

使用藥物治療失眠時,一定要記住一點: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安眠藥物!切勿自行在藥房購買成藥、勿自行增減藥量、勿任意中止藥物的治療。

安眠藥和其它藥物一樣,必須對症下藥,其實有些失眠者吃了安眠藥後產生了一些副作用以及戒斷症狀,這正是未經醫生指導下亂用藥的結果。

有失眠問題的人若需要藥物的協助時,務必至醫院(若有睡眠礙專科更佳)就診,讓專業的醫師做完整的生理及心理評估,建議同時採取非藥物的「認知-行為治療」方式,服用安眠藥治療失眠症的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且一定要將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失眠症狀向醫生交待清楚,以便於醫生對症下藥,將藥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以免對身體造成嚴重而難以復原的傷害。

例如某些失眠藥物會有抑制呼吸的作用,若病患失眠的原因是來自睡眠呼吸中止,而在還沒有治療呼吸中止症之前服用安眠藥物的話,將進一步加重呼吸中止症的嚴重度。

認識其他具有安眠作用之藥物

(1)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s)

此類藥物之療效缺乏嚴謹的臨床研究實證,且服用此類藥物時,可能在三、四天內即產生成癮耐藥性,需要服用更多藥物,且造成明顯的日間嗜睡及認知障礙,年長者使用後還可能容易引起意識混亂等症狀。

◎常見藥物:一般名稱Diphenhydramine。

(2)抗憂鬱藥物(Antidepressants)

因具鎮靜安眠作用而常被用於治療失眠,它的副作用包括口乾、便秘、姿勢性低血壓、嗜睡、心率不整、食量增加導致體重增加等。

且連續使用超過一個月以上的療效並不確定,也易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抗憂鬱劑一般而言對失眠的療效比BZDs類藥物差,但對某些病人卻有較好的效果,使用此類藥物需依照專科醫師指示。

◎常見藥物:一般名稱Trazodone、Mirtazapine。

(3)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s)

目前並無實證資料支持此類藥物可有效治療失眠,且可能引起如白天昏沈或精神呆滯之嚴重副作用,並不建議作為治療的第一線用藥。如需使用時,宜轉介專科醫師進行細詳評估。

(4)褪黑激素(Melatonin)

褪黑激素是由腦內松果體分泌一種荷爾蒙,褪黑激素可有效治療日夜節律睡眠障礙(時差、輪班問題),但用於失眠之治療成效、有效劑量、使用時間點及長期使用之安全性,應與專業醫師詳細討論。

安眠藥怎麼吃

每個人對藥的敏感度和藥效發揮的作用時間不同,建議在臨睡前10-15分鐘吃是比較安全的,儘量在床上服用。

對於臨床上診斷為失眠的患者,在早期,醫生一般會建議服用一段時間,但要避免患者長期、大劑量地給藥,用藥原則是:間斷給藥,一周可以吃三到五次;按需服用:比如明天有特別重要的會議,擔心睡不好,就可以吃,如果明天沒有特別的事就可以不吃。

如果患者連續吃了四周仍然不能改善的話,可以考慮找醫生調整治療方案,但並不是突然間停掉舊的換上新的,而是逐漸換掉。

安眠藥的副作用

1、宿醉現象

幾乎所有的安眠藥都存在「宿醉」現象,許多失眠患者服藥後能安然入睡,但醒來後卻昏昏沉沉,頭昏腦脹,無法集中注意力。日長月久,還會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和人際關係。

2、噩夢連連

安眠藥還會產生一個較為麻煩的現象,就是服用後可能做噩夢,發生率大約在10%左右。這讓患者睡得更不安穩,失去了服藥的意義。

3、戒斷反應

停藥時,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症狀,如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震顫譫妄,甚至驚厥等。

4、老年痴呆

長期服用安眠藥,可能會導致記憶力逐漸減退,有可能發展為老年痴呆症。

忌長期服用安眠藥

正所謂「是藥三分毒」,安眠藥更是如此。長期服用安眠藥會降低人的認知能力,使記憶力和智力出現減退,甚至還會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風險。長期服用安眠藥還會增加肝腎的負擔,造成肝腎功能衰竭。除此以外,安眠藥會抑制呼吸,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中老年人在服用安眠藥時,要更加注意。

長期服用安眠藥除了會給患者帶來很多副作用以外,還容易讓患者產生依賴性,有些中老年人到後來必須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更有甚者,只要身邊沒有安眠藥,就會變得很緊張,這些症狀都表明患者已經對藥物產生了依賴心理。

所以,安眠藥在服用一段時間之後,如果睡眠狀況有所改善,就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減量,直至停藥。

不宜吃安眠藥人群

1、孕婦忌服安眠藥

有的安眠藥可能使胎兒畸形,還可能出現新生兒哺乳困難、黃疸和嗜睡。

2、哺乳期婦女

如在哺乳期服用安眠藥,安眠藥的成分可能轉移到母乳內,對新生兒造成不良影響。如果母親在哺乳期中服用安眠藥,需避免授乳。

3、年老體弱者

因為如果藥物白天殘留較大,會有頭暈和走路不穩等副作用,可能給年紀大、身體較弱者帶來危險。

4、有心臟、肝臟及腎臟障礙者

安眠藥主要在肝臟轉化,由腎臟排除,肝腎疾病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藥。

5、睡眠呼吸障礙者

安眠藥能加深中樞抑制,所以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或睡眠呼吸暫停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藥。

6、喝酒後不宜服用安眠藥

酒精和安眠藥一樣有抑制中樞神經作用,不要同時使用,以免中樞神經過度抑制造成傷害。

安眠藥成分有什麼?安眠藥怎麼吃才安全?藥師解析服用安眠藥準則

現代人由於工作繁忙、精神壓力大,一些潛在疾病影響,失眠是常見的困擾,雖然仿間有許多透過運動、飲食各種方法來解決失眠,但有部分族群需要仰賴藥物才能好好睡上一覺。吃安眠藥並不是不好,而是應該了解使用藥物的準則。臨床藥師提醒:「特殊族群像是老年人在使用安眠藥上必須特別小心,吃藥後就立刻就寢不要再進行其他的活動。」

不同安眠藥成分影響「作用」時間長短

你有仔細看過自己服用安眠藥的成份嗎?不妨拿起藥袋了解一下自己所服用安眠藥的內容物,目前最常見用來治療失眠的處方用藥主要為作用在GABAA受體的BZRAs,主要分為兩種:

含苯二氮平類藥品:triazolam、estazolam、diazepam、flurazepam

非苯二氮平類藥品:zaleplon、zolpidem、zoppicano

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林婉蓉藥師解釋:「不同的苯二氮平類藥品之間的差別主要在於作用開始時間及作用時間長短。非苯二氮平類藥品的作用時間快速,可幫助快速入睡,也較不易產生耐藥性及成癮性。」

短效藥品易有「反彈性失眠」  長效藥品易有耐藥性及依賴性

如果是短效且作用快速的藥品可幫助減少入睡的時間,並且隔日白天較不會有殘留的鎮靜作用,但是短效藥物在突然停用的情況下,較容易發生「反彈性失眠」。

中、長效的藥品可幫助維持睡眠,減少睡眠中斷的問題。這類藥品最常見的副作用為嗜睡、頭暈、肌肉無力、運動失調等等。這類藥物雖然安全性高,但長期服用也必須留意耐藥性及依賴性的問題。

老年人代謝能力較低!服用後應注意出現不良反應

林婉蓉提醒:「特殊族群像是老年人在使用安眠藥上必須特別小心,大部分的安眠藥多經由肝臟代謝,老年人因為肝臟代謝藥物能力降低,會使得藥物有較高的血中濃度,導致藥物的效果延長,因此較容易出現過度鎮靜、認知障礙、譫妄、及跌倒等藥物不良反應。」

使用安眠藥的同時應具備有正確的用藥知識才不會增加藥物副作用及造成藥物濫用的問題。

難以入眠這件事好發於 45~55 歲的女性

睡前15-30分鐘服用安眠藥效果最好

服用安眠藥的時間點也很重要,「應於睡前15-30分鐘服用,服藥後就立刻就寢不要再進行其他的活動。」服藥後8小時內避免開車或操作機械等行為,若隔日有殘留的嗜睡感,應與醫師討論可考慮換成較短效的安眠藥。

除了使用安眠藥之外也應搭配規律的睡眠習慣,並且不應自行增減用量,若是突然停藥也可能產生戒斷症狀,必須經過與專業醫師討論並遵照醫囑使用。

酒精會增加安眠藥的鎮靜作用,可能會有過度的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嚴重可能會昏迷、呼吸抑制,服用安眠藥的同時千萬不可與酒精併服。

使用安眠藥的同時應培養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尋找失眠的原因,做自己身體的主人。

安眠藥怎麼吃?服用安眠藥心得

就在今年(2020年)年初發布的新聞,可能會讓大家心裡揪了一下。根據健保署的統計,國人一年的安眠藥消耗量,又創下新高!在台灣,過去一年總計用掉了9.2億顆安眠藥!若以2019年全台兩千零六十萬成年人口來估算,每一個人平均可以分到45顆安眠藥,就算每晚使用,也足夠連續使用一個半月了!安眠藥使用量的增加,當然與失眠人口的成長成正比。失眠好像已經成為現代文明的標記物,不論是來自課業、工作、家庭或是身體健康的壓力,都可能導致失眠的發生。最近這一波的疫情,想必讓很多人晚上更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安眠藥怎麼吃?服用安眠藥心得

安眠藥的使用數據,如果繼續分析下去,更是驚人!從健保署所發布的資料顯示,超過四百萬人曾使用安眠藥物,其中更有六成的人使用超過一年,加總起來超過十分之一的成年人口。意思是,只要問十個身邊的親友,就會有一位是長年使用安眠藥的人,其中更不乏“不可一日無此君”者。姑不論到底要不要使用安眠藥,對已經在使用,或是有使用習慣的人來說,使用安眠藥到底安不安全?長期使用副作用嚴重嗎?會不會上癮?戒不戒得掉?這些問題其實更值得一個一個詳細討論。

先從安眠藥說起吧!其實,光“安眠藥”這個名稱,就可以大作文章了。藥理學上雖然有鎮靜安眠藥這個分類,但一方面它包含了許多作用機轉不同的藥物,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常用來緩解失眠症狀的藥物並不歸屬這個範疇。所以,當我們自認為是安眠藥使用者,或是一直以為自己只是睡前吃個助眠藥或是放鬆抗焦慮的藥物,最好認真諮詢一下醫師或是藥師,了解吞進去的到底是什麼成份的藥物。

如果是藥理學上歸類的安眠藥,其實還分成好幾個世代。傳統像是氯仿、溴仿或是巴比妥鹽類成分的藥物,也歸屬於安眠藥,但是因為副作用大,容易成癮,甚至不小心過量就有致命風險,現在臨床上已經不再使用了。不過留下來針對安眠藥的負面形象,倒是一直如影隨形。現在普遍使用的安眠藥,大多屬於作用在苯二氮平受體的化合物,藉著這個作用,啟動中樞神經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達到鎮靜安眠的效果。可以把它想像成車子行進中駕駛踩煞車的動作,並非駕駛的腳真正把車子停下來,而是靠一連串齒輪軸承達成把車子停下來的結果。我們就用這樣的角度來想像,或許比較可以理解上面幾個問題。首先,來談談安眠藥的安全性。所有的藥物都一樣,有使用者“想要”的作用,也會有使用者“不想要”的作用;前者叫做藥效,後者就是副作用。我們都希望藥效奇佳而副作用極少,不過往往事與願違。就安眠藥而言,即便睡眠醫學以及藥物研發進步神速,目前還是沒有理想的安眠藥。除了睡眠,苯二氮平受體類的藥物還有抗焦慮,肌肉放鬆,減損認知功能等效果,就像踩下煞車一定會磨損煞車來令片一樣,差別只在用得越不適當,用得越頻繁,耗損就越大。

什麼叫做用得不適當?就算不會開車也知道,高速行駛下猛踩煞車是非常危險的事,減少車子壽命不說,當下更容易失控打滑;可是很多人卻常這樣使用安眠藥,往往忙到最後一刻鐘才甘願去睡覺,然後希望吞一把藥就速速入睡。這樣不但要拉高劑量才有效果,也容易出現服藥後夢遊等異常現象。更有人怕睡不著提早吃安眠藥,吃了又繼續做事或思慮不斷,簡直是油門跟煞車一起踩下去,將來怎樣保養身體都效果有限。適當地安眠藥使用,一定要善用“引擎煞車”,先降速再踩煞車。睡前給一段時間放慢腳步放鬆身心,有時速度慢下來就自自然然熄火進入休眠狀態了。

至於過量使用,相信使用過安眠藥的人或多或少都體驗過,有時明明就使用到醫師開立的劑量,還是很難入睡或是半夜醒來無法持續,此時“再吃個半顆一顆”的想法油然而生。可是若加量成習慣,就像煞車會越踩越鬆一般,很快就減低系統的靈敏程度。其實安眠藥的效果絕對會受睡眠習慣與睡前行為的影響,即便有一兩個晚上被外在因素攪擾,只要謹守睡前放慢放鬆的原則,第二個晚上還是可以回復原來的處方劑量,不至於一加量就無法減量。

而大多數安眠藥雖然有成癮性,也因此被歸類於第三或第四級的管制藥品,但並不見得完全是生理上的成癮,心理行為上的成癮也佔有重要的地位。有些失眠的朋友心想備有安眠藥就「萬無一失」,所以從未好好地建立自己的好眠習慣,這個「萬無一失」就會變成缺一不可。不用等到沒有吃安眠藥出現生理性的“反彈失眠”,光想到減藥甚至停藥就整天焦慮,到晚上當然更難入睡。

安眠藥要如何使用?做到以下四點,至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一)知己知彼:最起碼要了解自己使用安眠藥的藥名、作用、副作用以及醫師處方的原因。安眠藥還是可以依照藥效延續時間以及發生作用時間來做個粗略的區分。藥效持續時間較短的安眠藥,就算不斷增加劑量,也不大能維持或延長睡眠時間;同理,發生作用時間較長的安眠藥,就不應該期待一服藥就昏睡的神奇效果,而應該配合其他方式讓安眠藥在最小的劑量上發揮最大的療效。而副作用與醫師處方的期待療效,更是治療期間必須清楚了解與溝通的。

(二)相輔相成:安眠藥絕非最好,也並非唯一助眠工具,許多研究顯示,配合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減少與減短安眠藥的使用期間。最起碼,做到一些標準動作:定時就寢,定時起床,規律的睡眠習慣,緩降的睡前活動,以及舒適合宜的睡眠環境,可以讓安眠藥的效果不至於打折扣。避免掉會干擾睡眠的物質,像是睡前飲用咖啡、茶、酒精以及抽煙等,都是重要的睡眠保健原則。

(三)見好就收:使用安眠藥絕非“此藥綿綿無絕期”,事實上,很多人並非睡不著才用藥,而是怕睡不著而不敢停藥。失眠縱使是一個慢性的疾病,但它的病程起起伏伏,好眠時減藥或停藥,並不會影響藥物治療效果,反而減少對安眠藥的耐受性,也避免成癮依賴。開始用藥就要有停藥的心理預備,越堅信自己可以“自癒”,越能控制對安眠藥的渴求程度。
(四)需要才用:雖然多數藥物“應該依照醫師指示服用”,但是安眠藥則有一套具有實證支持的“需要時使用”指引。這部分需要跟處方藥物的醫師密切配合,通常我們可以依照個別的生活習慣選定“不用藥日”及制定“用藥時機”。國外的研究顯示,需要時使用的方式,最少可以減少安眠藥的使用量到一半以上。最後,更重要也更需要思考的是:只有安眠藥能解決失眠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甚至,歐美國家對失眠的治療,特別是慢性失眠,第一線並非安眠藥物,而是行為心理的介入。對很多長年睡不好的人可能很難相信,單純改個習慣轉個念頭,失眠就會消失嗎?不過越來越多的證據的確是這樣說的,只是,信不信由你!想要不碰安眠藥又能好好睡個覺,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需要堅持正確信念以及適當專業協助。良好的睡眠,是需要經營維護的。